10月13日,比亚迪历时5年,投资50亿元研发的跨座式单轨——“云轨”在深圳举行全球首发仪式,正式宣告进军万亿级轨道交通领域。“云轨”是比亚迪针对世界各国城市拥堵问题推出的战略性解决方案。这也是比亚迪集团在IT、汽车、新能源三个产业之外,正式进入轨道交通这第四大产业。
在仪式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将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必由之路。"城镇化进程带来了机动车增长。当前,中国正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2000年以来,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从4.9亿增长到了7.5亿,城镇化率从38%增长至55%,每年新增城镇人口最多为2100万。
具体来说,中国的机动车从2000年的6000万增长到了2015年的2.8亿,汽车从2000年的1600万增长到了1.7亿;其中私人小汽车从2000年的625万增长到了2015年的1.2亿辆。
王传福认为,要解决中国的城市道路拥堵问题,必须给地面交通做减法,往地下或空中发展。即建设地下、地面和空中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而此次发布的‘云轨’,便是中小运力的低空轨道交通产品,可与现有的公共交通系统结合使用。
那么,比亚迪此次发布的中小运量单轨交通可以运用在哪些场景呢?对此,比亚迪王传福表示,选用何种轨道交通,与该城市的人口聚集情况息息相关。
对一、二线城市来说,这里人口密集,其中主干道单向高峰小时运量在7万人左右,适合采用大运量交通方式,比如地铁;另外接驳线单向高峰小时运量在3万人左右,适合采用中运量交通方式,比如轻轨或单轨;而对连接学校、医院、和住宅区的支线,单向高峰小时运量为1万人左右,可以采用小运量交通方式,如单轨。
整体而言,一、二线城市的立体化交通网络,由地下+地面+低空组成。
对三、四线城市来说,其人口聚集程度不够高,地铁建设成本较高、周期长,因此,中小运量的交通方式就能解决问题,比如单轨。王传福认为,地面+低空,可以构成三、四线城市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那么,比亚迪的“云轨”有什么优势呢?对此,王传福表示,“云轨”依托的是比亚迪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技术。具体来说,
比亚迪云轨的占地面积小:轨道梁较为纤细,支柱结构面积小,可以建在道路中央分隔带和较狭窄的街道上。
其次,云轨桥梁通透,景观性好:这体现在空间遮挡小,能提供更充足的光照,并且能更好适应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
第三,云轨的建造周期较短:这是因为云轨采用了预制轨道梁,这能节省工期,整体建造周期为 2年,是地铁用时的三分之一。
第四,与地铁采用钢轨体系不同,云轨的转向架采用的是橡胶胎及空气弹簧,因此,云轨的车体震动较小,且运行噪声低于钢轨系统。这样,其噪声可控制在城市噪声标准内,轨道便可以架设在建筑丛中,穿梭而过。
最后,云轨的造价低。王传福表示,其工程量适中、拆迁少并且以高架为主,这使得其总造价为地铁的四分之一。
根据在同一个城市中不同区域、不同路段的差别,比亚迪将其贯穿城市的“云轨”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比亚迪A型线,用于干线:
这种A型线用于机场、火车站、地铁等专用线路的接驳站点、市区公共交通干线、以及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A型线的特点是交通流量大、承载人群多,A型线的站点可以灵活设置,能够连接卫星城和周边城市,连接医院、学校、旅游景点,乃至商场、大型居民社区等。
另一种是比亚迪C型(Community)线,用于深入社区:
这种C型线路靠近住宅、商场、医院、学校、办公区、CBD、公交站、地铁站等。并且由于上述的占地面积小等特性,C型线路的观景性较强,车站可以深入到建筑。
在下图中,绿色为A型线,蓝色为C型线
比亚迪推出中小运量单轨“云轨”,王传福要造一种比地铁、轻轨更省道路资源的轨道交通
下面最后说一下云轨这种轨道+车辆本身的技术特点。
云轨车辆采用了轻型铝制车身,轻量化效果比较好,同时其扭转刚度高,使用寿命长,其可视区域大,另外大开度塞拉门可以实现快速地上下车。
信号系统方面,云轨采用了列控技术,能够实现无人驾驶。
其驱动电机采用的是轮边直驱电机,可以实现电机轴直接驱动行走轮,效率较高。同时其永磁同步电机体积小、功率密度高,其低速输出扭矩大,目前这种解决方案已经用在了比亚迪K9系列等电动大巴。
云轨采用了可实现能量回收的储能系统,这个主要通过电网、储能电站、车载电池三方面协作达成。
可实现灵活编组。比亚迪云轨可实现2-8节的编组,以适应不同运量的需求,以缩减运营成本。
转向架采用了单轴设计。云轨可以调节二级悬挂系统,保证整车稳定;另外走行轮、水平轮内嵌了防爆轮胎并且有胎压监测,能够保证车辆安全性。
此次比亚迪推出的云轨,是其组建了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累计投入50亿元,花了5年时间建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