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11月24日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转到新站 RSS订阅 English
中国轨道交通网
热门关键字:轨道交通中国轨道轻轨
您现在的位置是: 跳过导航链接中国轨道交通网 > 新闻资讯 > 详细

『南京』未来拟新建六至十条有轨电车线

字号:T|T 时间:2014/6/9 9:32:46  来源:南京日报   点击率:2348

2014年被誉为南京有轨电车发展的“元年”,河西一号线、麒麟一号线两条线路将于8月建成投入运营,填补南京市没有有轨电车的空白。南京市由此成为省内具有地铁、轻轨、有轨电车“三大件齐全”的首座城市。2014年市政协全会上,经济界别二组提交的一份《关于我市现代有轨电车交通规划与建设的建议》的集体提案,被列为2014年市政协30件重要提案进行督办。我市发展有轨电车的紧迫性、重要性、合理性如何?未来线路怎样布局?产业如何发展?有轨电车发展如何迎来“第二春”?记者进行了采访。

日前,河西首辆有轨电车正在江东路轨道上进行调试。据了解,河西有轨电车线路全长7.76公里,自奥体东至新河路,初步设定为13个站,预计8月1日进入试运营。

现场看有轨电车“试跑”

黑白相间的色彩搭配,5节车厢首尾相连,30多米长,犹如一辆缩小版本的“地铁”。6月5日,看到正在轨道上“试跑”的河西有轨电车,市政协委员、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测绘科技公司总经理钟金宁感触很深,因为这条有轨电车线路勘察,确定走向就是由他亲自担纲的。河西有轨电车一期线路全长7.76公里,设13个站,分别是奥体东站、富春江站、元通站、会展中心站、金融城站、儿童医院站、黄河路站、天河路站、淮河路站、红河路站、天保路站、恒河路站、新河路站。“正常跑一趟时间为20分钟。”

记者随后驱车来到麒麟,这里有轨电车一期工程正在进行铺轨,进度比河西稍为慢一些,线路全长9.1公里,全线设13个站。钟金宁说,这条线路也是自己参与线路勘察的,选择河西和麒麟两个地区进行试点,建设有轨电车的目的,就是为今后全市大规模建设有轨电车,“积累经验,培训人员,树立样板。”

记者采访中得知,两条有轨电车均采用南车集团浦镇车辆厂制造的车辆,每辆车长约33米,分5个车厢,额定载客300人,运行时速为每小时20—25公里。电车采用低地板、轨道贴地设计,车门台阶距地面仅30厘米,方便残疾人、老人、婴儿车甚至轮椅等上下车。“这两条线路投入使用后,南京轨道交通将形成地铁、轻轨、有轨电车三个品种齐全的城市,也是全省第一家。”钟金宁如是说。

有轨电车不仅要建起来、跑起来还要把产业链带起来

有轨电车建在什么地方?未来布局如何考虑?市政协委员叶斌表示,从国内外城市经验看,主要用于地铁、轻轨站点之间的连接,减少市民出行换乘次数,是前两者加密线、延长线;其次是大城市组团、新城之间互联互通线路;其三是特殊景区、开发区、新城区内部骨干交通。从我市情况看,河西有轨电车除一期之外,还要建设二期。麒麟有轨电车在一期基础上,未来也将上马二期项目。与此同时,仙林、东山、江北新城、江心洲等地区,也是有轨电车布局的重点,未来南京规划新上马线路6—10条,总长度100—160公里。编织一张多功能、多层次、多线路,覆盖全市的有轨电车交通网络,建议由市政府牵头,会同发改委、经信委、规划、交通、地铁指挥部以及各区政府,在“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增加有轨电车线路图、时间表,并确立未来5年建设时序,进入国内大城市的第一方阵。

“我市发展有轨电车产业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袁策说,除南京在建两条线路之外,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采用的也是浦镇车辆厂造的车。目前,省内无锡、常州、徐州、淮安、连云港以及国内60多座城市,都将有轨电车建设公共交通发展重点,商机无限,建议成立现代有轨电车公司,形成我市在有轨电车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方面龙头地位,迅速向相关城市推广,占据市场高地,成为轨道交通产业新的增长点,“钱”景看好。

责任编辑:gy

成都地铁宣传片

时间: 2010-03-14

播放: 10100

北京442公里轨道

时间: 2012-12-18

播放: 29759

北京地铁八号线二期

时间: 2012-12-12

播放: 94912

兰州城市轨道交通宣

时间: 2012-12-12

播放: 96683

南京地铁运营四周年

时间: 2010-06-01

播放: 81033

视频:福厦铁路动车

时间: 2010-04-27

播放: 96725

Tel:021-51603532 0571-87162381(会员)021-51603528(会议)021- 51603533 51603599(销售) Fax:021-51603552
CopyRight© 2009—2020  www.rail-transit.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中国轨道交通网
沪ICP备10006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