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条新开线路线展示公共艺术品“空前”
中国网记者在新开四条地铁线中发现车站悬挂了很多公共艺术品和水墨画。
此前,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于化云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曾介绍,这58幅公共艺术品,是由中央美院、中国壁画学会等单位提交了120余件设计方案,最后确定58件,分别安装在四条新线的38个站。
于化云称,今年北京地铁这四条新线艺术品的规模是“空前”的,他表示,首先是数量多,是北京地铁建设以来规划建设公共艺术品最多、最集中的一次。
其次内容突出京文化,制作工艺丰富,有陶瓷、大漆、玻璃等传统工艺,也有彩石镶嵌等现代工艺。此外,参与创作的艺术家有50余位,数量很多。
对此,北京轨道交通管理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部部长陈曦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还曾透露,北京城市的地铁线路是根据地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为基准,形成“北京、中国、世界”三个层次的艺术作品展示。其中,西段主要是历史记忆为代表,中段呈现老北京文化,东段则彰显活力、创新精神。
据北京市规划委工作人员介绍,上世纪80年代,北京地铁2号线的4个车站上最早出现了反映改革开放时期人们文化诉求内容的壁画,开启了北京地铁引入公共艺术品的先例。
在随后的20多年,地铁公共环境并无太大进展,从车站的建筑模式,室内空间的形式、体量、容积,再到室内装修形式都没有太大改观,到处都保留着最初建成年代的烙印。
一位地铁公共艺术研究专家说,那些年,地铁站点的公共艺术似乎断了线,站内惟一明显的变化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走上”墙头。
但随着近年来地铁5号线、10号线、奥运支线、机场快轨和4号线陆续开通,这种现象有了很大转变。地铁这一艺术新空间逐渐成型,5号线的书法雕刻、东四站的棋盘地面、10号线的灯光设计,都独具风格。
对于未来北京地铁的文化融入方式,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于化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已经纳入规划的58个站点,还将在整个新建的线网中计划推广公共空间艺术。
“我们还会探讨除了壁画以外的其他艺术表现方式,未来的坐椅、垃圾桶等都将进行风格化的设计。”于化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