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地区地层下陷危及高铁行车安全,监测地下水迄今8年,发现危机不断扩大;“行政院”近日评估,问题若不解决,10年内高铁恐怕会减速成“慢铁”。
3高铁道路缓建
必须等地层下陷稳定
近日,负责高铁云林虎尾车站三条联外道路施工的“交通部”公路总局终于忍不住了,上报这三条高铁道路暂缓兴建,获高层核定须等地层下陷稳定后再说,此举形同敲响了台湾高铁危机的警钟。虎尾车站的站体已于1月正式开始细部设计,进入施工的表订时程阶段;照过去一个高铁车站平均66个月完工来估算,不出意外的话,60多个月后,耗资约30亿新台币的虎尾车站即可望落成启用;但届时这座投资回报率本来就很低的车站将会变成“有站无路”。
台湾高铁是民营公司,和“政府”签约内容有虎尾车站这一项,特许营运期满后必须将车站还给“政府”,故纵使条件再不理想,也没有不建的权利;然而,公路总局却可因地质条件不稳定,暂停联外道路兴建。造成这种“有站无路”的尴尬局面,表面的原因是地下水超抽、地层下陷,深层原因则是土地规划紊乱,甚至根本未做,以致政治角力决定了水资源运用及产业配置。
地下水大量抽取
地层下陷不可逆转
耗资15亿,连接斗六、西螺、土库到高铁虎尾站的三条路,有可能在车站兴建期间因地层下陷获得改善,而及时兴建吗?
了解云林地区地层下陷的特性及变数后,将会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首先,地层下陷是不可逆转、无法回复的。地层中的水及岩石颗粒共同承担地表荷重,地下水被长期、大量抽取,又没有常态补注,水承载的荷重部分就移转给岩石颗粒,土壤因而孔隙减小、压实、下陷,不再有水分子存在空间,纵以人工重力灌水,地层也不可能回复到原位。其次,地层下陷是累加的,不是说比前一年下陷量减少就是变好,只要仍在下陷,就是状况持续恶化。高铁沿线监测地下水8年间,虎尾车站特定区共下陷53厘米,土库更严重,累计下陷达63厘米。
地层下陷不均匀更是大问题,虎尾、土库相距才6公里,两地下陷程度就有显著差异。如果地层大面积均匀沉陷,高铁沿线都蹲矮一米,或许对行车速度及安全影响不大;但若是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基桩的承受会减弱,那一定得减速慢行,甚至废弃,另外选线绕过。虎尾站三条联外道路暂缓施工,原因之一正是不均匀沉陷。
沉陷范围扩大
向台湾人口密集区移动
云林地区因为用水量大,长期缺水,以致井越打越多,越掘越深。总数约四万口的水井,合法井约是总数的十三分之一,非法井迄今仅取缔一千一百口。
云林地层下陷的前景很悲观,因为大用水户仍不断地挤进来。例如九十七公顷的中科虎尾基地,主要是很耗水的光电及生物科技产业;六轻五期扩建若环评过关,用水需求也将大增;区域教学医院等级的台大医院云林分院,也增加云林的水源供应压力,解决之道,除了再打深井,别无他法。
去年的监测还发现,不只是云林地层下陷严重,浊水溪北岸高铁溪洲段加速下陷是另个危机;而且地层下陷不只出现在滨海地区,其往内陆移的现象,是更应重视的“向源侵蚀”警讯,显示沉陷范围扩大,向人口密集区移动,成灾性更高。
公路总局暂停虎尾站联外道路施工,敲响地层下陷可能酿灾的警钟,当局不能再充耳不闻了。
深度 必须有前瞻的土地规划
台湾的资源有限,各地各有其特性,该怎么配置,必须有前瞻的土地规划。有多少水资源?农业、工业、民生怎么调配?一定要有明确规划。地区如果缺水,就不要发展高耗水产业,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如今的紊乱局面,是长期漠视土地规划的后果,工业、农业政策冲突,各凭本事找水抢水,地层怎么会不下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