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早高峰起,地铁13号线发车间隔再缩20秒,由3分钟变为2分40秒,运力将提升12.5%。这意味着,早高峰期间该线每小时多运乘客3000余位。记者了解,近年来本市地铁已18次缩短发车间隔,再次缩短的潜力不大,这20秒时间是从13号线西直门站北侧70米的“咽喉区”挤出来的。
在本市已开通的14条地铁线中,13号线开线年龄接近10年,是惟一一条半环形线路,接驳换乘站多达7个,形成鲜明客流特点。据统计,13号线日均客流达60万人次,潮汐客流现象明显,西部压力远大于东部。去年年底,15号线首开段和昌平线开通接驳13号线后,客流压力更加明显。其中换乘站西二旗站的前后三站,龙泽站、回龙观站、霍营站都采取了早高峰常态限流,保障过站车的满载率不达到极值。
这种局面出现一个多月后,缓解办法就已出炉了。“从去年下半年,在市交通委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我们就开始分析新线加入后对既有线路的影响,并着手研究应对措施。”北京地铁新闻发言人贾鹏说,最终选择利用提高终点站西直门站折返路段使用率的办法,通过改变信号系统的循环软件,实现全自动折返,压缩运营间隔。
这段仅长70余米的区域,堪称“咽喉区”,是列车进出西直门站的必经之路。通过改变列车经过该区域的顺序,13号线的最短发车间隔将一下子缩短了20秒。相当于从下周一起,13号线全日将开行517列车,仅早高峰期间就要多跑18趟车,每小时多运送乘客3000余名。
“近年来,本市一直致力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采取综合措施应对和解决可能愈演愈烈的交通拥堵问题。为了吸引更多的市民乘坐地铁和地面公交,5年来19次缩短地铁发车间隔,提高运力,提速公共交通,为人们绿色出行创造条件。”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李晓松表示,公共交通的提速,势必为北京的道路畅通创造条件。
揭秘:20秒是如何挤出来的
13号线地铁西直门站北侧有一段长约70米的区域,里面遍布轨道、道岔和信号灯。全程参与“缩时”过程的北京地铁设备部副部长张良告诉记者,此次压缩的20秒,就靠这段区域的“新交规”。
最初酝酿提升13号线运力要追溯到大约去年8月,北京市交通委组织地铁公司着手研究新线开通对既有线路的冲击。当时,13号线早高峰发车间隔为3分钟。
“提到挖潜,缩短发车间隔,我压根没敢想过2分40秒。”张良回忆,改变“咽喉区”列车运行顺序也是在那次会上首次提出,但没决定是否通过改变信号系统的循环软件模式实施。“我还出了个‘馊主意’,建议西直门站的‘总调度’——综控员利用手动‘缩时’。”
最终,地铁公司决定两种办法一起实验。
张良和同事们找到13号线循环软件的设计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新交规’研发过程非常艰难,首战就以失败收场。”张良解释说,修改一个循环软件意味着数十个连锁变化,每一个变化都与不同的道岔、信号灯和轨道有关。
此时,“手动”缩时也排上了日程。
1月15日,第一次实验开始。每一列车完成进出站折返,西直门站的综控员就要按4个不同的钮。“由于压力太大,原本可以工作8小时轮班的综控员,早高峰时换了2次班。”张良计算,为了保障早高峰运营间隔为2分40秒,他们按了足足256次按钮。
实验都不理想,但距离新线开通已半个月,客流压力逐渐呈现。张良和同事们放弃了休息日,好消息是春节期间传来的,大年初四研发初步完成了。紧接着就是长达一周的“考机”,就是计算机模拟真实场景24小时连轴运转。“顺利过关。”张良说,“这边越走越顺,手动‘缩时’的实验也分别在1月19日和2 月12日又进行了两次,每次综控员都是手忙脚乱。”
2月14日上午,新循环软件进入“考评”阶段。经信号系统的专家、运营一线的工作人员、综控员的论证,最终确认系统可靠,安全缩短运营间隔达 20秒。2月15日晚地铁收车后,西直门地铁站总控系统的循环软件开始升级,整个过程仅用15分钟,13号线实现全自动折返,综控员只需按键1次就可实现所有列车按照“新交规”,自动完成进出站。
最终,13号线确定采用自动模式的新循环软件。目前,所有综控员都已经拿到一本新软件使用说明书,详细介绍了“新交规”。“我们还制定了多种应急预案,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列车出、入库等。”
张良说:“修建一条新地铁线需要上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投资,然而这次升级信号系统的花费是数十万元,但带来的效果却和修了一条辅助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