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11月15日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转到新站 RSS订阅 English
中国轨道交通网
热门关键字:轨道交通中国轨道轻轨
您现在的位置是: 跳过导航链接中国轨道交通网 > 新闻资讯 > 详细

『湖南』长沙升格高速铁路交通枢纽城市 4年后各种火车任意坐

字号:T|T 时间:2010/12/31 0:00:00  来源:潇湘晨报   点击率:1929

随着沪昆客运专线的全面动工建设,长沙作为中部高铁枢纽的区位优势日显凸出。30日召开的长沙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透露,2011年,长沙将着力推动沪昆高铁、石长铁路复线、城际铁路等中央、省在长建设项目,加快轨道交通、湘江综合枢纽、大河西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工程建设。

专家预测,四年后,长沙市民高铁、国铁、城铁、地铁任意选坐。

长沙升格高速铁路交通枢纽城市

“杭州至长沙客运专线2014年建成,长沙将成为我国高速铁路枢纽城市,城市建设将发生质的变化。”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至长沙客运专线建设,将使作为城市骨架的交通格局的巨变,迫使规划部门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与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将给拥堵的城市交通带来新的气象,也为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市民交往提供更加便捷之道。武广客运专线与沪昆客运专线交叉通过长沙后,长沙作为省会的交通区位将发生根本变化,原来不是交通枢纽的省会城市,将升格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城市。

“因距离长、工程难度大,沪昆高速铁路将分段进行建设,即分为杭长段和长昆段先后施工。这条铁路在长沙将与武广客运专线、京广铁路交汇,长沙因此形成高速铁路枢纽城市。”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长沙段的线路走向为自杭州东站引出,利用在建的钱塘江铁路新桥至萧山站后,线路基本并行既有线西行,与既有诸暨、义乌、金华西、衢州、江山、上绕、弋阳东、进贤站并列设落地客专车场;出南昌西客站站后,在高安市区以北设站,新余北、宜春东、萍乡市以北新设站后,线路折向西北进入湖南,再沿沪昆既有线路走向进入长沙,引入武广客运专线在建的新长沙站。线路全长883公里,其中湖南省境内83公里。

“杭长昆客运专线长昆段全长1138公里,其中湖南境内408公里,贵州省544公里,云南省188公里。”相关负责人透露,长昆段沿线共设站25个,其中始发站三个,即长沙站、贵阳北站、,昆明南站,其它22个站均为中间站。

长昆段(长沙至昆明):自长沙南站(暮云市)引出后向西,跨湘江,经韶山(韶山与湘乡之间)、娄底(南侧),邵阳(北侧)穿越雪峰山脉,至怀化(南侧),随后沿沪昆线经芷江、新晃进入贵州省境内;继续向西经玉屏、三穗、凯里、贵定引入拟建的贵阳北站长昆车场;之后经安顺、黄果树、盘县进入云南省,经富源、曲靖引入拟建的昆明南站长昆车场。

连接西南、中南和华东客运大动脉

杭长昆客运专线是国家铁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一横”,是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的主骨架,也是西南、东南至华东地区重要铁路运输大动脉。东起杭州,途经南昌、长沙、贵阳、西至昆明,全长2080公里,一线串联六个省会,形成连接长江三角洲、中南和西南地区的铁路客运大通道。而长沙正好处在高速铁路交通大动脉正中间。

杭长昆客运专线从上海经杭州、南昌、长沙向西延伸至昆明,横贯东、中、西部地区,连接京沪高速铁路、京广深客运专线、京福快速铁路等客运专线和多条南北铁路干线,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四纵四横”铁路客运专线网的主骨架。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杭州至长沙客运专线主要承担华东地区与中南、西南地区间中长距离客流,兼顾沿线城际客流,时速350公里,规划单项输送能力为每年8000万人次。

修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可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新线主要承担大西南与华中、华东地区间中长距离客流,兼顾沿线城际客流。相关负责人透露,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建成后,通道单行客运年运输能力为6000万人次,长沙至昆明客车全程运行时间将由目前的22.8小时缩至4小时以内。

责任编辑:ggl

成都地铁宣传片

时间: 2010-03-14

播放: 10067

北京442公里轨道

时间: 2012-12-18

播放: 29716

北京地铁八号线二期

时间: 2012-12-12

播放: 94870

兰州城市轨道交通宣

时间: 2012-12-12

播放: 96647

南京地铁运营四周年

时间: 2010-06-01

播放: 80992

视频:福厦铁路动车

时间: 2010-04-27

播放: 96685

Tel:021-51603532 0571-87162381(会员)021-51603528(会议)021- 51603533 51603599(销售) Fax:021-51603552
CopyRight© 2009—2020  www.rail-transit.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中国轨道交通网
沪ICP备10006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