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记者从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答复省政协委员提案中了解到,海珠区有轨电车(以下简称“环岛轻轨”)网络或将在环岛线路的基础上,统筹考虑规划南中轴环线,以客流走廊形式组合其他线路,进行多种起终点、路线的组合,形成“环形+分段”形式的运营模式。
委员提议
重新审视“环岛轻轨”
省政协委员杨中艺在“关于调整广州市海珠环岛有轨电车原设计方案,保护珠江沿岸景观的提案”中指出,目前“环岛轻轨”试验段与现有公交线路重叠,服务人群小,如果该“环岛轻轨”仅仅定位为旅游专线,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投入产出比太小。提案中指出,运营“环岛轻轨”每年要投入上亿元,但从试验段开通后的客流量来看,2015年元旦那天最多也就一万人次,现行票价2元/人,一天也就收回2万元左右。规划专家袁奇峰教授认为,“环岛轻轨”没有客流支撑,成本无法收回,有可能成为“公共财政陷阱”。
杨中艺建议,政府要重新审视原“环岛轻轨”规划设计方案,改变一线到底的设计,通过地铁、公交、轮渡枢纽合理设置节点枢纽站,这些由枢纽站与有轨电车相衔接的线路,可形成由多个小环构成的大环。通过现有线网和有轨电车将来的线网,让市民可以轻易到达海珠岛周边的任何区域,可大大提高组团内和组团间公交系统的送达能力,又不占用狭窄江岸,避免对沿江景观造成破坏。
回应
将统筹考虑规划南中轴环线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在提案答复中称,海珠环岛线串联了沿线4座地铁车站、22个公交总站以及12座客运码头,并与其它公共交通系统进行了有效衔接,自2014年12月31日试运营以来,日均客运强度1182人次/公里,客流强度居国内有轨电车首位。
不过,答复中也坦言:由于环岛线路未完全展开、开通时间较短,试验段尚未全面发挥出客流网络效应。下一步,市政府将在海珠区环岛线路的基础上,拟统筹考虑规划DH18线,即南中轴环线。待该线路建成后,可根据客流需求分布,以客流走廊形式组合其他线路,形成“环形+分段”形式的运营模式,提高海珠岛内各个方向的可通达性。
三问有轨电车
委员质疑
1 投资大、占用资源多,却解决不了交通问题,增加不了开发用地;
2 破坏珠江沿线的绿地和景观,对江边的许多小区居民造成影响;
3 试验段与现有公交线路重叠,服务人群很小,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投入产出比太小。
回应
客流强度居国内有轨电车首位
试验段全长7.7公里
自2014年12月31日试运营至今
工作日日均客流 6700人次
周末、节假日日均客流 12590人次
单日最大客流 25052人次
日均客运强度1182人次/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