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中国出口马其顿的动车组在中国中车旗下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机公司)下线。这是中国动车组首次打入欧洲市场,标志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出海”拿下关键一城。
据了解,此次出口马其顿动车组的下线,是我国动车组产品符合欧洲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要求进入欧洲市场的第一单。另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生产商制造一列动车组普遍需要24个月或36个月,我国的高铁生产仅需1年就能全面完成,成为出海的“王牌”之一。
株机公司分管海外市场营销的副总经理张旻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马其顿作为中车进入欧洲市场的桥头堡,此次动车组的成功下线将加块我国高铁进入欧洲的进程,包括塞尔维亚等其他欧洲国家的项目正在洽谈中。
与此同时,有业内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中车布局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相关项目也均在谈判,下半年或会有结果。
出口列车采用欧洲标准设计
据记者了解,上述出口马其顿项目于2014年6月签署合同,当时,南北车合并大幕尚未开启,6列订单全部由中国南车拿下,株机公司负责执行。
7日,据中国中车副总裁楼齐良介绍,此前,我国出口欧洲的轨道交通产品一般为电力机车、地铁、轻轨列车,相对于上述产品,动车组技术更加复杂、研制难度更大。马其顿动车组设计按照最严苛的欧洲标准EN15227:2008的要求,采用三级碰撞能量吸收系统,能在两列车以时速36公里相撞、或一列车以时速36公里撞击80吨货车等工况下,通过车体的能量吸收系统,确保乘客和司机的安全。
张旻宇则告诉记者,马其顿之所以在众多国际竞标公司中选择中国企业,并非完全考虑价格因素,中方和竞争对手的报价实际相差无几。事实上,主要竞争要素是交货期,以及售后服务。
据了解,株机公司的交货速度之所以迅速,关键在于其高铁生产车间坐落于株洲田心高科园,这里集聚了中国乃至世界最为完善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方圆5公里可以获得动车组90%以上的装备,实现了牵引传动、网络控制到电机、变压器等核心零部件和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配套,产生了集群效应,节省了大量的物流、时间成本。
此外,针对马其顿对动车组提出的140公里的时速要求,中车株机在关键点上实施了“增配”,采用了更高级别的时速160公里的技术要求设计,为车辆的运营安全提供了冗余,也为未来运营提速预留了空间。
欧洲国家为重点拓展市场
7日,出席动车组下线仪式的包括马其顿交通部部长、马其顿国家铁路公司总经理、马其顿财政部等政企要员,以及马其顿当地大批媒体。这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不仅体现了马其顿对高铁的高度重视,更是欧洲市场对我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的认可。
楼齐良在下线仪式现场表示,重组整合后的中国中车将向着世界轨道交通市场全速前进。
综合来看,2014年,南北车的总海外业绩达67.5亿美元。据记者了解,2015年,中国中车在此基础对海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业绩要求,俄罗斯等欧洲国家是重点拓展市场之一。
对于下半年中车可能产生的欧美订单,上述业内消息人士并未进一步透露。但2015年4月,主要负责海外市场的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首次代表中国高铁企业登上了哈佛讲坛,面向全球开展高铁形象公关。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拓展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的进程加速,是中国高铁真正全球化的开始。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6月30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速350公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全新亮相,标志着中国动车组拥有了自主的中国标准、中国体系、中国理念,为中国高铁出海再添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