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福彪和中国日报记者谈起过自己在沈阳地铁施工的经历。冬天的时候,地上的温度最低能接近零下30度,而盾构机里有零上30多度,可谓冰火两重天。
安徽人施聘做工程已经有十多年了,2004年开始干地铁施工这一行。对他来说,生活就是一个工程紧接着另一个工程,休假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从2003年到2008年,他曾经连续5年没有回安庆老家看父母,他今天还对此感到愧疚。
施聘已经结婚多年,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对了妻子和孩子,他也感到颇多愧疚。因为工作忙,他每周只有一个晚上,能回到位于通州的家里,和妻子孩子团聚,第二天又要来到工地。妻子因此对他有不少抱怨,他的女儿也和他很疏远,从小就和他没什么感情。他对中国日报记者说,“我没有很好地负起一个丈夫和父亲应负的责任 节日我都不能带孩子出去玩玩。”
装修工人王军平现在也在义和庄地铁站施工。来自湖北潜江的他,已经有了30多年的木工装修经验,干地铁装修也是经验丰富。他曾经装修过地铁三元桥站和马家堡,义和庄站是他的第三次地铁装修经历。他的妻子也在北京地铁里做保洁。
作为一名“地下工作者”,他对地下施工最大的感触是潮湿和温差。夏天地上热,地下装修工地冷,很容易感冒。前段时间,在工程最紧张的时候,他每天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8点,中间只有中午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休假更是不可能。在地下待的时间长了,他每次回到地面,见到光明,都特别开心。
和这座城市中的绝大多数外来务工者一样,他每年只有春节能回老家,和父母、儿子、女儿团聚。他的儿子正在上职业学校,专业是数控机床。“我不想让我的儿子再干我这行了”,他笑着对记者说。
在工地的蓝色高墙背后,打打球、玩玩牌是这些地铁建设者们仅有的娱乐。一个工程紧接着一个工程,一天10多个小时待在与世隔绝的地下,面对昏暗潮湿的隧道,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在人们所不熟知的环境中,他们正在默默的延伸着这座城市的交通命脉,为城市的居民创造着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把地铁这一高效的交通方式扩展到更多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