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这15个轻轨站点中,仅有9个站点设有机动车停车场,各站点及其泊位数分别为:堤角站500个,徐州新村站62个,二七路站120个,头道街站30个,古田三路站30个,古田二路站120个,古田一路站300个,舵落口站50个,五环大道站500个。
所有车站都设置了一到两个出租车停靠点,两到四个公交中途站点。
相比之下,配套最齐全的,是自行车停车场。除新荣村仅能容250辆自行车外,其他站点容纳自行车的数量均在400辆以上,其中堤角自行车停车场可容纳1390辆,丹水池和古田一路可容纳1010辆,五环大道可容纳1470辆。
武汉轻轨
“吃不饱”
坐轻轨有很多好处:快,不堵车,准点发车,对等候时间心中有数,车厢洁净……但是,据武汉交通科学研究所的调查,运营中的轻轨一期(黄浦路至宗关),日均客流仅4万多人,只有沿线总客流的6%,与实际16%的运能相比,相差太远。
近日,记者选择工作日、双休日等时段登上轻轨,在黄浦路与宗关之间来回坐了多趟。据观察,双休日坐轻轨的人比工作日多,大家从两端坐上来,到中间的利济北路站、江汉路站几乎下空,原来都是去武广商圈、江汉路商圈逛街的。到了下午,逛完街的人又在江汉路涌上轻轨,向两头散去。
乘客袁小姐在江汉路站登上轻轨。记者询问得知,她住在古田四路,只有逛街时逛到轻轨站附近,才会选择坐轻轨到宗关,再换乘公汽回家。而从家里出发去江汉路时,不会坐车到宗关换乘轻轨,因为家门口就有公汽直达江汉路,没有坐轻轨的必要。
袁小姐说,回家时在宗关换乘公汽并不方便,车站离得很远,只有中巴车敢违章停在轻轨站下开门揽客,很多需要换乘的人便就近上车,“我一般是拒绝坐中巴车的,但为了不走路,这时候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去。”
武汉交通科学研究所专家指出,轻轨黄浦路至宗关段的客流量不理想,原因之一是10.6公里的营运距离太短,服务范围太窄;另外,与公交站点缺乏科学、无缝地对接,重复线路分流了客流等,都有关系。比如,与轻轨太平洋站相关的3个公交站,平均换乘距离达485米,乘客会“望而却步”。经测算,轻轨一期各站点与邻近公交站的平均距离为320米,二期为370米,而在轨道交通发达的城市,这个距离仅为50-100米。科学研究显示,50-130米的换乘距离最容易被乘客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