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记者走访相关专家和权威科研机构,首次向公众披露郑州最新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地震安全性评估报告。
长期研究地壳形变的省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王志敏称:“郑州确实有个老鸦陈活动断层。但经过检测和评价,这个断层是一条‘死断裂’断层。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比较小,或者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地震。”
市区土层“很厚很安全”
“郑州1号和2号线地铁的深度在16米至22米,我们勘测的地层深度为45米至65米。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分析看,对郑州地质结构的安全问题不必担忧。”昨天上午,针对记者“郑州地层是否安全”的问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下称物探中心)郑州基础工程勘察研究院总工程师贺为民博士给出了肯定答案。
早在2007年9月,由贺为民领衔的一支科研队伍就围绕郑州轨道交通建设场地打了一场艰苦而细致的“地道战”。当年12月27日,一份详细的《郑州地铁1号线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慎重出炉,经过河南省地质环境检测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单位的5名重量级高工和教授审查,这份报告获得一致通过。
昨天上午,记者见到了这份封存近3年的审查意见,而该意见也是首次通过本报向公众发布。
意见显示,在郑州地铁1号线34.84公里长的区域里,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缝地质灾害,仅存在小型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危险性小。
但预测评估提醒,地铁施工中,不排除引发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的危险性,其中西流湖地铁区、火车站及东部地铁区危险系数属中等级别;其余路段引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我们认为,整个地铁1号线建设场地的地质灾害危险系数,是不影响工程建设的。”贺为民说,如果在工程措施和检测预警方面严加防范,完全可以避免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
贺为民还透露,经过深度勘察,郑州土层大致分粉土、粉质黏土和沙土3种类型,“土层厚度有数百米,地质结构安全”。
他认为,郑州主要是黄河冲积平原,地质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比较高,“上海的地质条件就比较差,但地铁运行很安全,郑州地质条件比上海强多了,所以我们不应该担心”。
贺为民还向记者出示了《郑州地铁2号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全长27.7公里的地铁2号线地质灾害危险系数最高为中等级别,同样适宜工程施工”。
“的确,郑州的地质条件是符合地铁修建要求的,为啥?土层太厚了,超过800米应该没问题。”化工部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郝玉水透露,该院承担了郑州地铁1号线火车站至国际会展中心站线路的地质勘察任务,全长7.3公里,“虽说这段线路的地下管网异常复杂,勘察难度最大,但地质状况不错,极难发生地质灾害”。
郝玉水认为,郑州市区中东部及上街区中部都属黄河冲洪积平原区,地形较为平坦,自然条件下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处于不发育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