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09月14日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转到新站 RSS订阅 English
中国轨道交通网
热门关键字:轨道交通中国轨道轻轨
您现在的位置是: 跳过导航链接中国轨道交通网 > 新闻资讯 > 详细

『攀枝花』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公示 规划图发布

字号:T|T 时间:2017/6/15 8:54:08  来源:攀枝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网   点击率:3002

攀枝花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范围为《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划定的中心城区范围,总面积约120km²。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在攀枝花市中心城区内,形成“一心五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框架方案。

一心:以炳草岗组团为中心

五射:
炳草岗-大渡口-仁和-火车南站走廊
炳草岗-干坝塘-仁和走廊
炳草岗-弄弄坪-西区走廊
炳草岗-瓜子坪走廊
炳草岗-流沙坡-金江走廊

(一)远期方案概况

攀枝花市远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6条线路组成,线网全长94.8公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为0.79km/km2。线网共设站89座,其中换乘站8座,平均站间距1.03公里。

(二)远期线路功能特征

一号线:19.7公里
线路起讫点:起于金沙江大道密地桥东,止于攀枝花市火车南站。
线路走向:密地桥-金沙江大道-仁和沟-迤沙拉大道-火车南站。
线路功能:骨干线路,与3号线共同覆盖炳草岗-大渡口-仁和-火车南站的复合客流走廊,联系炳草岗核心、501电厂-54片区、仁和区和火车南站片区。

2号线:16.5公里
线路起讫点:起于人民街炳草岗大桥南侧,止于迤沙拉大道-炳仁路交叉口。
线路走向:炳草岗大桥南-人民街-炳草岗大街-人民街-攀枝花大道东段-机场路-炳仁路。
线路功能:骨干线路,联系炳一片区、炳三片区、炳四片区、干坝塘片区、仁和片区,覆盖城市主要客流走廊。

3号线:14.3公里
线路起讫点:起于人民街炳草岗大桥南,止于攀枝花市火车南站。
线路走向:炳草岗大桥南-花城大道-下沙路-火车南站。
线路功能:骨干线路,与1号线共同覆盖炳草岗-大渡口-仁和-火车南站的复合客流走廊,联系炳草岗核心、501电厂-54片区、仁和区和火车南站片区。

4号线:10.2公里
线路起讫点:起于机场路-新宏路交叉口,止于瓜子坪高速收费站附近。
线路走向:攀枝花学院-新宏路-龙密路-密地桥-隆庆路-瓜子坪收费站。
线路功能:辅助线路,联系瓜子坪与中心城区炳草岗核心,打通金沙江交通瓶颈。

5号线:15.6公里
线路起讫点:起于人民街炳草岗大桥北附近,止于西区河门口北街与苏铁西路交叉口附近。
线路走向:炳草岗大桥北-人民街-炳草岗大桥-炳清路-弄弄坪中路-凉风坳隧道-苏铁中路。
线路功能:辅助线路,联系炳草岗核心、弄弄坪片区和西区组团,打通金沙江交通瓶颈。

6号线:18.5公里
线路起讫点:起于龙密路-聚宝路交叉口,止于金江组团攀钢钛业公司海绵钛厂附近。
线路走向:龙密路-流沙坡-青龙山-金江镇-钒钛产业园。
线路功能:辅助线路,联系炳草岗核心、流沙坡、金江组团和钒钛产业园。

(三)远期线路敷设方式
在远期线网94.8公里线路中,地面线77.3公里,高架线2.9公里,地下线8.3公里,桥隧线6.3公里。地面线占比80.6%,超过一半,占主体地位。

车辆基地布局

根据远期线网规模,结合攀枝花市城市地形及用地特点,采用“化整为零、节约集约、场段结合、综合开发”的原则,中心城区远期(2030年)规划车辆基地9处,其中:综合基地1处、车辆段6处、停车场2处(含备用1处):

1.沙沟车辆基地(厂、架修段):全网车辆综合维修基地,并作为3号线车辆段;
2.攀枝花客运站车辆段:服务1号线、4号线;
3.火车南站车辆段:服务1号线;
4.炳三区公交站停车场:服务2号线;
5.巴斯箐车辆段:服务2号线;
6.水文站停车场(备用):服务1号线、2号线;
7.弄弄坪车辆段:服务5号线;
8.流沙坡车辆段:服务4号线、6号线;
9.金江车辆段:服务6号线。


 

责任编辑:jiayuan

成都地铁宣传片

时间: 2010-03-14

播放: 10778

北京442公里轨道

时间: 2012-12-18

播放: 30484

北京地铁八号线二期

时间: 2012-12-12

播放: 95600

兰州城市轨道交通宣

时间: 2012-12-12

播放: 97331

南京地铁运营四周年

时间: 2010-06-01

播放: 81648

视频:福厦铁路动车

时间: 2010-04-27

播放: 97364

Tel:021-51603532 0571-87162381(会员)021-51603528(会议)021- 51603533 51603599(销售) Fax:021-51603552
CopyRight© 2009—2020  www.rail-transit.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中国轨道交通网
沪ICP备10006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