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出设计运营安全与可靠性的98项问题和隐患,整改完成64项,这是4月20日上海市政府向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汇报上海市轨道交通安全情况时传出的消息。
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局长孙建平在报告中透露,沪上既有线运营安全性评价预计今年5月底前出评估报告,相关部门将在轨道交通安全评价基础上,力争在2013年上半年制订地方标准。
上海从1990年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目前已建成轨道交通路网运营线路共11条,运营线路总长度425公里。2011年,上海轨道交通路网共运送乘客21亿人次,日均客流达576万人次,周五单日客流接近或超过700万人次。目前,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持续上升,已超过36%。轨交网络化、封闭式、大容量、高密度运行,使得轨交运营安全和应急处置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去年9月27日14时51分,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一起两车追尾事故(本报曾经报道),为申城的轨交运营安全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地铁安全的重视。
“地铁一出事就不得了。”今年1月,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上海两会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透露,上海正在建设4条地铁线路,今明两年都要投入使用,而他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到明年,上海的地铁运行要达到570公里左右,这个压力是很大的。”
“上海市轨道交通进入由大规模建设为主向运营管理为主转型、由单一线路运行向网络化运行转型的新阶段。”孙建平坦言,“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情况复杂、管理人员紧缺和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日益显现,与轨道交通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给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带来严峻挑战。”
孙建平表示,上海将在缓解轨道交通高峰时段运营压力的同时,加强运营安全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同时加大设施设备“预防修”的管理力度。据了解,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已将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列为今年重点监督的项目之一,上海人大城市建设环保委员会已从轨道交通日常运营管理、应急能力建设以及政府对轨交运营安全监管等方面进行监督调研。
调研报告显示,经过代表、专家的明察暗访,调研组认为,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整体情况良好,基本做到安全有序,但目前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队伍能力素质与建设速度和管理不相适应的矛盾较为突出。“轨交快速发展,导致有的岗位、工种同时出现人员培训跟不上、技术力量不足的情况。”调研显示,目前轨交行业职工年龄较轻,一线人员中42%工作不满3年,“由于经验不足、技术不精、应急能力不强,遇到突发事件容易忙乱,难以快速高效解决问题。”同时,调研还显示,短期内招录的部分员工对培训的内容还未能学以致用,有的从业人员对一些突发情况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
为此,调研组建议,政府部门今后在规划、设计、建设阶段就应充分考虑运营安全因素,避免先天不足的缺陷;对于新开线路则要组织专业机构开展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认定,确保新开线路试运营和正式运营的安全;“对地铁运营企业而言,要继续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力度,增强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其务实操作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吕民元则呼吁,上海应该单独设立轨道交通技术学校,培养更专业的人员。“相关方面应该系统培养轨交工程技术、安全防御、客运服务、应急处置等专业人员。”
目前,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根据网络化运营特点,新增和完善了网络级规章制度58个;突出强化非正常行车管理的规定,梳理了9种非正常行车环境并形成对策措施。对于频频发生故障的车载信号,已成立行车安全对策办公室和车载对策办公室,开展对策研究。同时,一系列加强运营安全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正在进行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