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04月24日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返回首页 RSS订阅 English

密集线网催生地铁管家

字号:T|T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作者: 点击率:1218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7日

AFC系统

轨道交通是一个高效率的运输系统,之所以效率高,除了有各类技术设备支持外,轨道交通管理体制注定了它与高效率的运行是相匹配的。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主任战明辉表示:“轨道交通指挥系统一旦发布‘作战’命令(调度命令),就必须严格执行,同样神圣不可侵犯。”而指挥中心,就是下达调度命令的地方。北京市轨道交通从最初的由调度员靠电话向地铁各线各站下达指令,到现在8条线集中于同一中心,由调度员远程遥控,每一次进步都是跨越式的。战明辉告诉记者,轨道交通的管理特点决定了它半军事化管理的形式——高度集中、统一指挥。

       最初 调度指挥全靠电话

      
“最早的轨道交通线,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在初期运转时还没有自动化系统。”战明辉告诉记者,当时使用列车电话闭塞方式,调度指挥全靠电话。

       这种最早的控制系统,就是把车站各类信号系统和道岔控制系统,集中在车站的一个综合控制室中,也就是所谓的“电气集中”,由车站的控制人员通过控制台,来控制车站管辖范围内的道岔和车站信号系统,保证列车在车站内作业的集中控制。

       1978年 调度员遥测车站设备

      
到了1978年前后,经过技术改造,信号系统升级,北京地铁建立起调度集中控制系统。这套系统让调度员在调度室内集中遥控遥测各个车站设备,这让一条线路的集中控制指挥成为可能。调度集中系统诞生后,可以把以车站为单元的控制系统、列车运行的相关信息等,集中显示在线路调度系统中。

       随着系统逐步升级、完善,可以实现调度人员的集中控制、远程遥控遥测,包括各个车站的电力设备、风水机电系统、防灾系统以及现场图像的传输。这样,指挥工作都可以集中控制在一个平台进行。

       上世纪 90年代 三中心管理北京地铁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外先进系统的引入以及北京地铁线路的增加,北京的地铁指挥系统也在升级,逐渐建立起3个指挥中心。那就是位于西直门的地铁1、2号线指挥中心,位于西直门城铁大楼的地铁13号线指挥中心,还有位于四惠的八通线指挥中心。此时北京的轨道线路较少,指挥中心都是分散设计的。

       现在 小营中心统管14条地铁

      
随着5号线投入运营,2007年小营指挥中心正式建立。今天,北京正在运营的所有线路都已经进入该中心统一指挥,而即将通车的地铁4号线,在通车之日也将并入其中。

       轨道成网催化统一指挥

      
随着线路不断增加,轨道交通从过去一两条线发展到现在十几条线。列车的运营组织,也从每条单独的列车运行线路织成大网,“这也就是通常说的,轨道交通从单线运营进入到网络化运营阶段。”网络化运营阶段,给线路运行带来了新特点。战明辉表示,首先是带来了巨大的客流。由于轨道交通成网后,轨道交通可达性进一步完善,覆盖区域扩大,吸引了大量客流乘坐地铁。据统计,目前每天正在运营的8条轨道线路,日均乘客400万人次。以此推算,到2015年,本市将建成19条线的轨道交通网络,日均客运量将达到1000万-1200万人次。其次,轨道交通线由于其特殊性,一旦出现问题影响面非常大。指挥部门必须考虑到,一旦一条线出现任何问题,很快会通过这些线网的换乘站,延伸到其他线路。因此,这样也要求运行组织不能基于一条线,要基于整个网络进行考虑。

       协调交通网内指挥调度

      
如何对轨道交通网络进行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协调?须立足轨道交通线网,将过去单一轨道线建立的体系转变为线和线关系,从而建立起整个路网的指挥平台。战明辉进一步解释,以前,每条线独立运营,线路之间末班车衔接就会产生困难。由于每条线的断面流量无法准确统计,每条线的运输计划就不好做,容易出现客流和计划不匹配的情况,比如客流少的时候派车多,人多的时候又派车少。此外,地铁运营还得有应急组织。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运营单位之间如何协调,如何更大限度调动社会资源进行抢险。有了基于路网的指挥平台,处理以上问题就方便多了,效率更高。

       统一调度实现资源共享

      
小营指挥中心,这个高度集中的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一期工程于2005年10月破土动工,指挥中心包括轨道交通路网指挥调度中心、路网票务清算管理中心、14条轨道交通线路的控制中心及相应配套设施。今年6月9日,随着地铁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全面投入运营,轨道指挥中心的路网票务清算管理中心投入使用。7月,路网指挥调度中心系统具备开通条件,8条轨道线路控制中心投入轨道指挥中心。同时,每条线路技术中心通过完善,将调度集中控制系统、电力遥控系统、防灾报警系统、风水机电设备系统、图像显示系统等5个自动化系统,集中在线路控制中心。每条线都在5个自动化系统支撑下行使调度指挥功能。在各线物理整合基础之上,把每条线的5个系统集中在建线网平台,对线网的列车运行、设备运行统计集中监控检测。

       数字地铁 指挥中心呈现五大优点

      
优点1轨道指挥中心的启用有利于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通过对各线路中心物理集中和调度指挥系统的系统集中,形成统一指挥、高效集中、反应迅速的综合管理平台,实现路网内安全、稳定、均衡运营。

       优点2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2007年地铁实行全路网2元的低票价政策后,客流量不断攀升,指挥中心及其联网收费系统,以电子票卡取代传统纸票,实现了精确化的数据统计,为客流分析和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优点3有利于客流统计分析。在没有运行自动售检票系统时,比如13号线和2号线,1号线换八通线,都需要二次检票。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行后,乘客可以平滑地完成换乘。在方便乘客的同时,还可以准确统计客流,准确统计客流数据和断面流量,从而为制定运输计划奠定基础。

       优点4随着2009年地铁4号线开通,京港地铁公司正式加入北京地铁运营,依托指挥中心可以在不同运营主体之间建立起快速、高效、可靠的协调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并逐步形成具有北京特点、路网整体协调统一的票制票价政策与经济利益补偿等相关规则。

       优点5有利于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准确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运营情况,对各线运营主体的运营服务状况进行监管与考核,不断完善紧急突发事件快速处置。
 

Tel:021-51603532 0571-87162381(会员)021-51603528(会议)021- 51603533 51603599(销售) Fax:021-51603552
CopyRight© 2009—2020  www.rail-transit.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中国轨道交通网
沪ICP备10006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