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03月29日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返回首页 RSS订阅 English

地铁信息化

信息化:数字地铁“推进器”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 点击率:3158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2日 字号:T|T

面对中国城市不断延展的地铁线路和持续增长的城市客流,如何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轨道交通的安全、高效、平稳运行,已经成为国内众多地铁公司的研究和实践课题。广州地铁正是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率先成功使用信息化技术的“探路人”之一。广州地铁在信息化技术建设上有哪些先行经验和实践成果,“数字地铁” 背后,信息化发挥了怎样的力量?笔者为此专访了广州地铁副总经理梁巧明。

       记者:广州地铁目前运营情况如何?是什么原因促使广州地铁采取了信息化战略?

       梁巧明:广州地铁成立于1992年12月28日,作为广州市政府全资大型国有企业,目前所管理的运营资产超过350亿元,员工接近1万人,担负着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的重任。目前已开通116公里的地铁线路,有四条线路同时运营,日均客运量接近200万人次。随着广州市政府“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策略及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行,到2010年,广州地铁将要建成超过230公里的轨道交通路网,将有7条线同时运营,覆盖80%的亚运场馆。

       1999年,随着广州地铁一号线全线开通运营开始,我们从单一的工程建设转变为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多元并举的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从一条线建设转变为多条线路同步建设,从以技术管理为主转变为综合型经营管理。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建现代优秀企业”为总目标的企业改革要求下,公司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信息化作为改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支撑工具,被列为广州地铁企业改革方案的内容之一。

       广州地铁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简单应用、全面实施、深入应用、发展与提升等阶段。在2001年的第一个信息化五年战略规划指导下,2004年我们完成了信息化基本框架的建设,通过建立起“集中管理”的IT建设和维护模式,实现了财务管理、建设工程管理、运营设备维修管理、施工作业调度管理等核心信息化应用系统平台,至今已进入系统稳定运行和深入应用阶段。2009年,在广州地铁投融资体制以及经营机制改革的同时,我们通过制定公司第二个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结合公司新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公司化改制的要求,引入风险管理、企业绩效管理、商务智能应用等高阶信息化管理应用框架,掀开了广州地铁第二个五年信息化建设的帷幕,迈入新的信息化建设历程,从而为公司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化基础。

       广州地铁信息化的另外一大领域——生产信息化也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全面应用的提升,包括地铁信号系统、通信系统、主控系统、AFC系统、PIDS系统等的投入运营。广州地铁曾经实现了多个国内第一:第一个应用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第一个全非接触式IC卡自动售检票系统、第一个地铁集中供冷系统、第一个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技术;三号线在国内则首次采用120公里时速快线系统,首次应用移动闭塞信号系统和集成防灾报警系统等主控设备。可以说,广州地铁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广州地铁需要信息化。

       记者:实施信息化为广州地铁创造了哪些具体效益?

       梁巧明:从2001年的第一个信息化五年战略规划,到2007年第二个五年战略规划,广州地铁信息化走过了其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也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及财力,但我认为效益远远超过投入。

       首先,信息化为广州地铁注入新理念、新模式。这种新理念是革命性的,它推动了工作模式从传统手工到电子化,这不单单是工作方式的转变,更深刻的是观念、管理理念的转变。在信息化建设初期,我们碰到了超出了我们想象的阻力。初期信息化的效果也并不明显,不但没有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增加了工作量,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对信息化工作的信心,反而激励并发挥了广州地铁信息化队伍及广大员工的坚强信心和能力,高标准、高规格地实现了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并成功上线应用。现在,信息化正为推动公司改革、实现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作出新的贡献,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其次,信息化为广州地铁各业务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为提高管理监控力提供了技术保证。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的上线运行,加强了财务预算、核算、分析能力;强化了人力资源分析、规划、员工激励等方面的管理;应用于工程建设的设计管理、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了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的信息化,达到对地铁建设质量、进度、成本更好的控制目标;经营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公司对各子公司投资经营的监控,提高了对子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及效率;运营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运行,实现了维修有计划、采购有依据、资源有保障、成本有核算,大大缩短了维修保障与协调时间;地铁生产一线的地铁信号系统、通信系统、主控系统等,保证运营正常、安全地运行。

       第三,信息化降低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的成本,提高数据准确性及权威性,为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广州地铁在信息化建设中,着重提出数据整合、数据标准,为各级管理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当前这些系统管理着大量的数据,有效地实现了数据集中、规范管理,为商务智能分析提供了前提。

       记者:对于地铁信息化的未来发展,广州地铁有怎样的愿景和展望?

       梁巧明:当前国内许多城市已建成地铁或正在筹备及建设,全国地铁建设的高峰即将到来,地铁信息化的建设也将开启新的篇章。信息化的应用也将从简单的应用阶段,逐步向全面整合,进而实现支撑公司决策,实现IT与战略的完美结合的方向发展。

       2009年,我们将在总结成功与不足的基础上一如既往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在新的形势下,广州地铁的信息化也适时做出了调整,提出了建设“数字化广州地铁”、“塑造广州地铁的信息化品牌,进入我国轨道交通行业信息化先进行列”的IT愿景;并提出“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需求驱动、务实高效;协同建设、统一管理;支持决策、促进发展”的IT战略。

       在新的IT愿景及IT战略的指导下,我们将重点推进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入新技术,高标准地搭建IT技术架构,完善IT安全体系及运维体系,以IT技术创新引导业务的发展;二是全面整合生产类信息系统与管理类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互通及共享,全面提升信息应用深度;三是集中建设及优化核心业务系统,如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升和完善支撑管理类IT系统的建设;四是引入先进的数据管理理念及方法,建立数据标准及数据规范,建立广州地铁企业级数据管理体系,实施数据分析及决策支持系统;五是实施企业绩效管理、商务智能IT应用,搭建应急指挥平台,实现管理决策支撑;六是加大力度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如一体化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到2010年,广州地铁管理的资产规模将变得更加庞大,如何管理好这些资产,保证资产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在引入先进资产管理模式的指导下,我们致力于打造高效的一体化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引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通过IT系统对资产从投资计划到设计、采购、验收、运维、报废各阶段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实现高效的资产运营。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程,它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广州地铁愿与国内轨道交通的同行分享信息化实施的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携手共进,一同促进地铁信息化的发展;不断创造,共同描绘地铁信息化美好的明天。

Tel:021-51603532 0571-87162381(会员)021-51603528(会议)021- 51603533 51603599(销售) Fax:021-51603552
CopyRight© 2009—2020  www.rail-transit.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中国轨道交通网
沪ICP备10006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