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11月24日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返回首页 RSS订阅 English

地铁新生活

南京,迈入地铁城市“第一方阵”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 点击率:2804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8日 字号:T|T

今天,3条新线同时开通运营,南京地铁从单线运营步入网络化运营时代——

二号线、二号线东延线、一号线南延线,加上已经开通的一号线,全长85公里的地铁网络,纵横南京主城,串联江宁新城、河西新城和仙林新城,使得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得到大大改善,副城对接、融入南京主城的步伐大大加快。

3条新线同日开通 南京迈入地铁城市“第一方阵”

二号线,从河西至仙林,全长25.55公里,从开工到建成,用了4年时间;

二号线东延线,从马群至仙林,全长12.4公里,建设用了3年半时间;

一号线南延线,从安德门到江宁,全长25.08公里,工期2年7个月。

“南京地铁一次性建成里程之长、建设速度之快,都创造了全国地铁建设的‘第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评价,这是中国地铁建设史上了不起的成绩。

2005年5月,地铁一号线的开通运营,使得南京成为全国第六个拥有地铁的城市。5年后的今天,南京地铁运营里程达85公里,长度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迈入地铁城市的“第一方阵”。

“一夜之间,南京进入网络化运营的地铁新时代。这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南京地铁公司总经理朱自强说。

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 “通病”。眼下,主城多条道路施工加剧了“阵痛”。据交通部门测算,3条新线开通后,南京地铁日均客流量将比一号线单线运营时翻两番,达100万人次。地下“血脉”的进一步畅通,将有效缓解主城地面交通的“阵痛”。

“一城三区”,是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城市发展框架。串起江宁、仙林、浦口 3个新城的地铁新线,尚在建设阶段就刺激了沿线地产、商铺的升值,吸引来大批投资客和定居者,新区日渐繁荣。建设多个城市“副中心”,地铁成为最有力的 “助推器”。

“地铁网络化运营,是一个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活力释放的有力工具,一个城市发展的有效助推器。”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陈钢,在清华大学的讲堂上,面对全国百名市长,讲述了地铁对南京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影响。

七大难题攻克 南京地铁磨练出建设精兵

河西,地质为粉砂层,地下水系复杂。隧道、车站建设时,容易出现沉降渗水;

城中,地质条件变化大,地下岩层和淤泥层交错。道路易塌陷,仅汉中路段,没有研究价值却影响施工的古井就有近20口;

城东,地面构筑物结构差。爆破作业多,而上部建筑抗震条件差,保护文物和防止上方危房倒塌是第一要务。

“南京城市地质条件复杂,地铁建设难度在全国地铁城市首屈一指,面临着巨大的建设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说。

在险情不断、社会舆论给予很大压力的情况下,南京地铁人没有抱怨,他们通过科学管理、科技创新,顺利推动着3条新线的建设。

汉中门大街,路面塌陷,煤气管道爆燃——经专家认定,事故并非地铁施工直接引起;

集庆门大街,地面沉降——工程科学组织,确保附近居民楼结构安全;

元通大街,隧道内部渗水——业内公认的“世界第一难题”,被成功破解……

“相比一号线,二号线建设面临7大新难题。”南京地铁公司副总经理佘才高说,地质条件复杂,只是难题之一。

建设环境差,是另一大难题。

一号线开工前,在图纸上“走”了15年,不管是用地规划,还是社会舆论,都给予了有力支持。而二号线横穿南京主城,施工场地狭小,地下管线复杂密集,部分陈年老旧的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都成了悬在地铁安全施工上方的“利剑”。施工期间,涉及路线的机动车数量更是一号线的数倍,拥堵状况加剧了地铁建设引发的“阵痛”。

“一号线建设用了4年9个月,二号线工期只有4年,而且我们自加压力,‘保交通’、‘保文物’、‘保大树’,建设难度可想而知。”南京地铁公司一负责人说,“夜不能熟寐,足不敢远行”,这是地铁新线建设者的普遍心态。

新线建设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保交通——南京地铁人借鉴野战部队做法,在新街口路面架设钢便桥,当车辆在钢便桥上行驶时,地下建设工人承受着巨大的噪音干扰;

保文物——下马坊站建设时,文物部门的验收成为地铁部门验收的先决条件;

保大树——中山东路、汉中路沿线法国梧桐树林立。南京地铁进行多次专家论证,对每一棵树进行编号、研究,从最初迁移1065棵行道树,

几经调整,最终迁移行道树不到200 棵。

建设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外部协调困难多、多元化融资难度大、网络化建设运营经验不足,这些难题,都在地铁新线建设中被一一攻克。
解题,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和数万建设者的努力,负责协调指挥的是一支只有98人的管理团队。

Tel:021-51603532 0571-87162381(会员)021-51603528(会议)021- 51603533 51603599(销售) Fax:021-51603552
CopyRight© 2009—2020  www.rail-transit.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中国轨道交通网
沪ICP备10006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