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
点击率:3848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7日
字号:T|T
5月17日,拥有总跨度、单体重、软体地基上建造3个世界第一的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跨沪杭高速公路特大拱桥成功转体。目前,沪杭高铁项目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最快今年10月份就有望通车运营,届时,沪杭两地的“同城效应”将进一步显现。那么,沪杭高铁通车后,会给平湖带来什么呢?
沪杭高铁带来的新机遇
我市离沪杭高铁最近的站点有嘉善大云高铁站、南湖区余新高铁站和上海枫泾高铁站。今后,从我市的曹桥街道、新埭镇、平湖经济开发区出发,到沪杭两地仅需30分钟左右,交通和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
平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顾跃良告诉记者,如此便捷的交通格局给我市发展总部经济带来了新机遇。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而企业一旦将中国(大陆)总部设在我市,那么企业的税收就将纳入到我市的税收系统之中,在不占用或少占用资源的情况下,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决定将中国(大陆)总部设在我市,川源(中国)机械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它准备将中国总部从上海搬到平湖经济开发区。
与此同时,上海迪士尼乐园建设项目还涉及279家企业外迁,上海亟须借腹地发展和转移部分产业。对上海周边城市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我市的独山港拥有经济腹地广阔、海河联运、进出港交通运输方便的整体优势,将独山港打造成上海港配套港,推进港口码头、临港产业、现代物流、新港城“四位一体”联动发展,将对我市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带来积极影响。
此外,沪杭高铁通车后,还将对我市旅游客源的增长带来积极影响。市旅游局副局长庄建良说,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后,宁波一跃成为我市第二大旅游客源地。“沪杭高铁开通后,从沪杭两地来我市的游客数量增加并非不可预期。”庄建良说。
交通格局改变后的新挑战
沪杭高铁的建成通车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市发改局协作科科长张跃明告诉记者,杭州湾跨海大桥、杭浦高速等交通路线开通后,平湖经济从最初的“客房经济”、“客厅经济”变成了“过路经济”。一旦沪杭高铁开通,相对于其他原来受上海辐射能力较弱的地区,我市紧邻上海的地域优势将被进一步弱化,今后面临的竞争压力将不可避免地加大。“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区域交通的迅速改善,外资进入可选择的区域大大增加。长三角各地区都在加强招商引资的硬件建设,投资环境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张跃明说。
而与周边县(市)如嘉善相比,由于嘉善大云直接建有高铁站,因此优势将更加明显。尽管我市只能通过辐射效应带动,但如何最大化地实现辐射优势将是我市利用沪杭高铁机遇的关键。市运管所客运管理科科长夏永田告诉记者,目前,我市有关部门正在与嘉善方面就平湖经济开发区接驳大云高铁站的相关问题进行商讨。
抢抓机遇实现“无缝对接”
要充分抓住沪杭高铁通车后的机遇,扬长避短,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关键要实现“无缝对接”,即让长三角尤其是上海等地的优质资源要素自由进入平湖,平湖的产品也能毫无障碍地进入长三角其他地区。市服务业发展局发展科副科长褚珠平告诉记者,我市正在新埭镇规划建立“临沪产业园”。新埭镇距离沪杭高铁枫泾站约4.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该产业园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目标是打造成上海周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示范区和都市型生态农业精品区,这将有望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同时,我市要主动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高新化发展。目前,平湖经济开发区的光机电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已逐步形成产业特色,可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接受上海辐射,承接产业转移。顾跃良告诉记者:“目前,开发区正在引导光机电产业向终端产品延伸,生物医药的核心项目也正在逐步引入。”而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也应加强主动接轨意识,加强与上海在科技、资金等方面的合作,摆脱以往本地生产、上海销售的简单合作模式。
此外,平湖应积极打造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延伸的重要连通地,推进物流园区和服装、箱包等专业市场的建设,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而旅游业也要进一步拉长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