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04月20日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返回首页 RSS订阅 English

隧道人风采

科技创造奇迹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点击率:3119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7日 字号:T|T

称为“世界级施工难题”的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终于胜利贯通了!承担齐岳山隧道进口段施工任务的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宜万铁路32标项目部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工程清单:施工2000多天,先后战胜8次特大涌泥涌水,穿越11条地质断层、3条地下暗河和187处溶腔溶洞,未发生安全事故;在提前把隧道打到分界里程后又两次增加任务并圆满完成。创造如此施工奇迹,有一个青年人功不可没。他就是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席继红。

36 岁的席继红,是中铁十二局集团培养出的一名优秀青年隧道专家。1997年7月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数座重难点隧道施工中建功:在西康铁路堰岭隧道施工中,不断完善千枚岩等软弱围岩地质条件下的安全施工技术,为隧道顺利贯通做出了贡献;在广州地铁隧道施工中,积极参与科技攻关,和同事一道成功组织了我国首次60米长距离水平冷冻法辅助爆破施工,有力推动了施工生产;在新原高速公路雁门关隧道施工中,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应用了斜井无轨运输快速施工技术,创造了一系列高产、稳产纪录。正因如此,2003年底,中铁十二局集团中标宜万铁路32标施工任务后,他被任命为二公司项目部总工程师、常委副经理及中铁十二局集团宜万铁路指挥部总工程师。全力协助项目部经理赵西民完成这项艰巨的施工任务。

齐岳山隧道全长10528米,位列宜万铁路八座一级风险隧道之首。二公司承担的32标段就包括齐岳山隧道进口段正洞3645米、平行导洞3665米施工任务。由于工程位于可溶岩地段,围岩松散破碎,溶腔溶洞密布,地下水十分丰富,设计日正常涌水量17万多方,最大日涌水量74万多方,加之隧道为13%的反坡施工,这就更增加了施工的风险和难度。尽管施工前做了充分的技术准备,但由于地质变化无常,2004年2月13日隧道进洞不久施工就陷入“沼泽”:随时冒出的大小股状水和平均不到20米就遭遇一座溶洞溶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施工安全,每天仅以几十厘米的掘进速度向前“爬行”。

超乎想象的险恶形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更加激发了席继红的斗志。齐岳山隧道进口段主要施工难题是富水岩溶探测、突水突泥预防及反坡抽水。为了尽快找到破解难题的“密码”,席继红投入到科技攻关活动中去:在潮湿的掌子面,他带领技术人员一连数天仔细观察洞内地质水文变化,超前地质预报措施和方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在冰冷的涌水中,他带领技术人员反复测试水温水速,隧道反坡排水系统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2005年9月25日凌晨,平导掌子面发生特大涌水,短短6个小时平导被淹1374米,正洞被淹 816米,抢险突击的危急关头,他乘橡皮舟划入危险的溶腔里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制定科学的抢险方案及完善齐岳山隧道溶岩溶腔施工高风险预测、评估和对策技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实践出真知。随着对齐岳山地质认识的深入,席继红和赵西民成了齐岳山隧道施工最有发言权的人和所有施工方案的制定参与者、执行者。在宜万铁路指挥长张梅、中铁十二局集团副总经理和万春等隧道施工专家的鼎力支持下,一套以“探、绕、注、排、防”为核心的施工方案形成了。

探,即对地质精确探测与安全评价:坚持“物探先行、钻探验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不探不掘”的方针,把探测做为第一道工序强制执行,心中有数才掘进。

绕,即根据探测结果,对高压富水溶腔绕避施工:遇到较大溶腔巧妙进行绕行施工,待溶腔区稳定后再前后夹击一举完成,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

注,即对可堵性溶腔及时进行超前注浆:形成牢固的截水帷幕加固圈,在破碎中硬化出“安全天地”。

排,即科学抽排水:在平导建立超大型排水系统,使洞内日反坡抽排水能力大大增强,完全满足了施工需要。
防,即积极预防自然灾害:齐岳山腹地年降雨量达1750毫米以上,阴雨天占到全年60%。为避免降雨带来的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实施细则,确保平安。

方案决定成败,科技创造神奇。尽管后来又出现了一百多个溶洞溶腔和数次突泥突水,但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008年 9月,二公司提前完成所担负的施工任务。之后,又两次受命开足马力继续向前掘进围歼F11断层,多承担施工任务300余米,2009年12月10日,齐岳山隧道胜利贯通。席继红先后两次被铁道部宜万铁路建设指挥部评为“宜万铁路建设先进个人”,被铁道部授予“火车头奖章”。

Tel:021-51603532 0571-87162381(会员)021-51603528(会议)021- 51603533 51603599(销售) Fax:021-51603552
CopyRight© 2009—2020  www.rail-transit.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中国轨道交通网
沪ICP备10006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