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04月18日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返回首页 RSS订阅 English

同城效应

沪杭高铁背景下的杭州发展研究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点击率:3561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字号:T|T

沪杭高铁于2009年2月动工,预期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完成,杭州即将跨入高铁时代。人们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和时空观念将会受到高铁开通的影响,间接作用于杭州城市发展。分析沪杭高铁对杭州城市发展的影响,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促进城东新城的科学开发 提高东站枢纽的运营水平

按照“交通整合、引导开发、特色发展”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兼顾城东新城交通功能和附加功能,积极挖掘城东新城的发展特色,营造让人值得到此的吸引力。

推进杭州东站“零换乘”。一是规划与建设贯穿城东新城的地下交通通道。开展城东新城地下空间的规划,加大城东新城地下空间的利用,按照“客货分流、快慢分流”的原则,规划或建设一条或若干条地下交通通道,让社会车辆通过地下通道,穿过城东新城直接到达杭州东站。这样既能保证高铁枢纽的交通集散的发挥,减少车辆集中可能带来的拥堵,促进城东新城更好地发挥附加功能。二是重视出租车的“零换乘”问题。东站枢纽规划集中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磁悬浮交通、干线铁路、地铁、公路、公交和运河水运。在让这些交通方式快速换乘的同时,也要重视出租车的零换乘工作。出租车是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应当设立分流有序的出租车接驳点,防止出现出租车接驳点单一,乘客上车造成车道拥堵,乘客和司机同时等候,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三是让公共自行车成为“零换乘”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由于城东新城承担居住生活功能,公共自行车系统可以解决居住于城东新城或周边地区的人群交通需要,同时可让城东新城增添生活气息,形成有利于人们休闲散步的步行空间。

推进城东新城的城市功能建设。首先是引进具有集聚客流能力的大型活动设施。针对高铁车站的特点,引进六类产业加速枢纽地区的开发:一是大型博览会,吸引观光人流;二是科学园区,形成高科技创新产业;三是贸易中心和会议展示中心,加强国际化会展功能;四是学术研究和行政中心,可将部分政府机关引入高铁地区;五是大型企业的总部,推动枢纽地区总部经济发展;六是具有较高品质的教育医疗机构,完善高铁枢纽地区的社会服务功能配套。其次是打造具有文化气息的新城公共空间。城东新城是杭州的门户空间,建设反映杭州文化生活水准的综合商业设施、文化交流和民间庆典的表演场所和满足出行者需要的停车场。通过色调搭配、园林布景和服务设施的统筹协调,车站广场应当具有人情味,举办广场艺术展。根据杭州东站直接与运河相连的特点,打造亲水平台,突出水文化。第三是明确定位城东新城七大综合体建设运营。按照规划城东新城是由杭州东站和七大综合体组成。每个综合体规模是相当大的。这些综合体最终的市场需求量将取决于杭州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定位和作为,这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七大综合体建设应当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形成集聚,相互之间形成互补互促的良性竞争。

抓好机遇与应对挑战并举 提高第三产业核心竞争力

旅游业。争取更多的来杭旅客住宿在杭州。一是推动“杭州夜旅游”的发展。深度开发环西湖圈的夜游景点,让“夜西湖”成为杭州重要的旅游品牌,适当延长公交公司环西湖的公交线路时间;深化开发夜游运河的旅游产品,让人们能够体会古运河文化和新杭州繁荣。二是提升酒店业的服务水平。科学合理地分析旅游人数日益增加和旅游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科学推进酒店业的规模扩张,丰富酒店业的经营业态,提高酒店业的软硬件服务水平,特别是酒店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够满足各类来杭人群的需求。同时,积极培育能够代表杭州的具有城市标志性的酒店或酒店群,满足高端人群的消费需求。三是做足特色旅游的文章。争取设立国家级的国际会议会场。挖掘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培育主题公园的竞争能力。高铁时代沪杭同城效应显著,迪士尼落户上海具有促进杭州旅游的正面作用,能增加来杭旅游的人次。

运输业。首先,引导企业应对航空客运市场的生产能力过剩。一是推动航空物流的发展。萧山国际机场二期上马建设,机场运输吞吐将会大增;同时,高铁的开通使得部分乘客选择乘坐高铁,沪杭同城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会使部分乘客弃萧山国际机场而选择虹桥或浦东机场。航空物流应是可以考虑的发展方向之一。航空物流具有广阔市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鲜活产品、精密机械产品、电子产品、商务文件、通讯产品需要通过飞机进行运送。加大对于航空物流公司的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加快萧山国际机场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二是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一个城市的机场的国际航线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高速铁路最具竞争力的出行距离是500~600公里,1000公里以上的出行距离高速铁路的优势就会减弱。同时,随着杭州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人员交往也会日益频繁,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也就更有市场需求的支撑。三是研究高铁枢纽与机场的快速连接通道。一个方案是高铁枢纽建在机场。另一个方案是研究建设杭州东站枢纽与萧山国际机场的直接相连的城际轨道交通。目前杭州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还没有一条直接连接杭州和萧山国际机场的地铁线路。其次,引导企业应对公路客运市场的生产能力过剩。一是抓好公路物流的发展。高铁的开通必然使得公路客运市场缩小,可以采取的对策之一是引导公路客运企业积极转向公路货运行业。目前杭州高速公路网络已经成型,通过引导公路客运企业的资源和人力向公路货运转变,发展杭州以干线公路运输和仓储中转为基础的区域物流分拨中转体系。二是引导公路客运企业与高铁展开差异化竞争。最后,鼓励企业抓好铁路物流的发展机遇。随着沪杭高铁的开通和高铁运输网络的形成,原有铁路线路运输的紧张形势就会有所缓解,原有铁路线路更多地转向物流运输。杭州物流企业可以抓住铁路线路资源宽松的时机,创新铁路物流运行模式,提升铁路物流行业发展水平。

商贸业。一是打造“购物天堂”品牌。杭州具备打造“购物天堂”的客观条件,具备与上海同为“购物天堂”的可能性。从内部条件看,延安路成为杭州商贸业的集聚区域,杭州大厦、银泰百货、杭州百货大楼、解百实力强。从外部条件看,长三角地区旺盛的购买力和沪杭之间百里的空间距离也是杭州建设“购物天堂”的有利因素。杭州“购物天堂”的品牌宣传和推荐工作急需展开。一年一度的购物节尚需进一步扩大影响,努力打造成为“覆盖全浙江、辐射长三角”的具有中国影响乃至世界影响的购物节庆活动。二是促进龙头企业和重点区块的发展。继续提升武林商圈、吴山商圈和国际名品街的商业氛围。促进目标市场的合理区分,吸引国际品牌入驻杭城,形成整体的区域品牌效应,吸引外地购买力。三是加大钱江新城百货名店的招商,集聚钱江新城人气,培育商业经营氛围。

房地产业。一是调整房地产业的产品结构。沪杭高铁设置9个站点,距离杭州中心城区最近的三个站点分别是余杭南站、海宁西站和桐乡站,单程时间距离会在15分钟之内。因此,部分人群可能会选择住在杭州以外、工作则在杭州的“钟摆式”生活就业模式。杭州中心城区的房地产业适应这种人口居住模式的改变,适当降低住宅类产品的供给,提高商业类产品的供应比例。二是推进服务杭州的卧城建设。沪杭高铁的开通使得杭州必须提高经济辐射能力,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人们在杭创业,而让承担居住功能的职能部分转移到沪杭高铁沿线城市。杭州可以与这些当地政府合作,加快卧城建设的对接,甚至还可把杭州部分经济适用房项目放到这些区域。三是扩大房地产业的市场容量。杭州与上海之间的房产价格相差不多,相互之间不存在明显的价格洼地。沪杭高铁开通对于两地房地产的影响估计不大。杭州可以通过城市环境优势,吸引上海高端消费人群购买高档房产;发挥沪杭同城效应带来的整体优势,扩大潜在客户的区域范围;鼓励在沪的大中型企业在杭置办商业房产。
总部经济。一是破除杭州作为二线城市的观念束缚。杭州城市竞争力排名比较靠前,沪杭高铁开通让沪杭获得同城效应,但是这种同城效应往往会被那种把杭州作为二线城市的观念所弱化。二是确定企业总部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杭州招引企业总部,既有机遇,更有挑战。招商引资的目标考核应当突出企业总部的招引指标。钱江新城和滨江区应当作为招引企业总部的重点区块。随着城东新城进入运营阶段,企业总部应当成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吸引企业总部的方式既可以是企业总部功能的部分进入,也可以是企业总部的整体搬入;重点是对在沪的企业总部进行招引,同时兼顾对沪杭两地之外的企业总部进行招引。

金融业。一是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杭州开创与上海金融业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须走特色金融服务发展之路。例如,纽约无疑是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但是作为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府的哈特福德则是保险业之都,许多保险公司总部设在该市,这些保险公司是该市主要的大雇主和纳税大户;芝加哥则是期货交易中心,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大的衍生品交易所;波士顿则是美国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世界最大的共同基金公司忠诚公司诞生在此。二是接轨上海金融中心。通过加强与上海金融业接轨,使杭州真正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金融机构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成为上海金融市场及其配套清算系统的重要成员,推进与上海及长三角主要城市间的信息联网建设,使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各项功能在杭州得到延伸,形成具有统一数据标准和发布机制的信息共享平台,开发统一的客户预警和风险分析平台。

文创业。一是推进品牌的影响力和体系化建设。通过财政投入、税收优惠、投融资优惠和人才建设政策,引导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推出一批文化创意精品,培育一批知名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特色产业集聚区,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培育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的品牌。二是主动接轨上海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引进上海优秀文化经营人才和上海企业到杭州投资文化项目;依托杭州适宜文化创作的环境,吸引上海文化名人为杭州文化创作、策划有影响的文化活动;鼓励杭州的企业家到上海发展文化产业,吸收上海的时尚元素和咨询;支持文化创意企业把杭州作为总部,力争使得市场范围辐射长三角,乃自全国。吸引上海的投资基金参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鼓励杭州文化创意企业到沪招聘高端人才,实现人才共享;借助上海中外文化交流和展示的平台,积极参加国际文化交流。

强化沪杭之间的同城效应 提升杭州国际化水平

继续推进沪杭一体化的对接。一是推进观念一体化。通过宣传沪杭高铁和市民实际感受,让沪杭两地市民领略到两地时间距离的缩短,认识到沪杭不再是两座相互孤立的城市,而是一座 “沪杭城”,沪杭两地完全处在“同一时间”序列之中,上海将多一个西湖,杭州将多一条黄浦江。二是推进人才一体化。搭建两地人力资源培训平台,实施长三角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加强人力资源招聘合作,提供异地人才人事代理业务,方便异地求职。推动高层次人才的信息共享,共同设立高级人才信息库;共同推进职业资格相互承认的机制,推动高层次人才的自由流动。三是推进市场一体化。加快建立沪杭商品市场网络体系,探索建立沪杭两地统一的支付系统,实现票据交换业务同城化,探索开通银行柜面通存通兑业务,建立技术研发协作、信息和交易网络,推进两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结对共建,推进两地产学研合作和科技交流,逐步形成覆盖两地的产权交易网络。

抢抓对接上海世博会的机遇。一是通过世博会宣传城市品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作为以打造“生活品质之城”为目标的杭州就是在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路。杭州通过世博会的机遇,宣传好杭州这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具体实践,提升“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的国际视野,给世界留下杭州生活品质较高的良好印象。二是通过世博会扩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杭州力争借世博会之机让更多的上海世博会参展商、参观客到杭州旅游度假及洽谈业务,通过世博会游客亲历杭州而形成的口碑,让更多海内外人士了解杭州,选择杭州;争取部分世博会游客以杭州为整个世博观光期的居留地,从杭州出发参观上海世博会和游览长三角。

Tel:021-51603532 0571-87162381(会员)021-51603528(会议)021- 51603533 51603599(销售) Fax:021-51603552
CopyRight© 2009—2020  www.rail-transit.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中国轨道交通网
沪ICP备10006779号